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区文化>红色文化

八路军总部王家坪 ——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延安、梁家河接受党性教育纪行之六

时间:2024-04-10

阅读:644

字体:[] [] []

打印

八路军总部王家坪

——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延安、梁家河接受党性教育纪行之

 

图片1.png

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王家坪大门

中央军委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在王家坪,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王家坪村,在延安市宝塔区西北约4千米处,紧邻延安革命纪念馆,这里也是八路军总部从1937年8月至1947年 3月的驻地。旧址以沟为界,沟西是总参谋部大院,沟东是总政治部大院。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坚持了八年艰苦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八路军总部王家坪旧址,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旧居,军委礼堂、军委会议室、军委政治部会议室、侨联旧址、桃林公园,以及日本共产党领袖冈野进(野坂参三)旧居等。这个军机处相比枣园的面积小很多,但是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日本敌机轮番轰炸延安,中央军委在此办公,都凿有防空洞(石洞),隐蔽性很强!这里也曾是毛主席和岸英生活过的地方!

图片2.png

王家坪军委礼堂

参观王家坪旧址,印象最深的是军委大礼堂和防空洞。军委大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的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礼堂建成于1943年,由三五九旅木工伍积禅设计,军委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当年军委和总部的一些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1943年12月,为了交流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了欢迎劳动英雄大会。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军委和总部在此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图片3.png

防空洞外部

图片4.png 

防空洞内部

防空洞位于山脚下,是军委组织工作人员和绥德、米脂地区石工开凿而成。洞长50余米,宽l.2米,高1.8米,内有10平方米的空间,防空时可作办公用。防空洞设计合理巧妙,施工工艺高超,应该是体现了当时延安最高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国民党军轰炸延安时,毛泽东等曾在此防空和办公。洞前有二间平房,叶剑英曾居住月余。

图片5.png

毛泽东旧居

绕礼堂向东,就是毛泽东会客厅旧址,为两间平房。会客厅东面土坡下,有两孔石窑洞,是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的旧居也在附近。在毛泽东旧居,毛泽东与毛岸英合影的照片立即映入眼帘。目瞩这张放大的他们父子俩唯一一张两人合影生活照,我的心中深感痛惜。主席旧居门前树下有一张石桌,听讲解员说,这就是当初毛泽东与毛岸英第一次见面促膝而谈的旧址,也就是在这里,毛泽东要求毛岸英下到陕北农村中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毛岸英非常勤勉,下到农村后,很快就掌握了各种农业技术,并于年末将亲手种植的小麦带回,向毛主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这段往事,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襟与气魄,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世人留下了领袖的楷模形象和深远启迪。

图片6.png

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旧址及周恩来旧居

1938年3月,总政组织部成立,当时就在这里办公。总政组织部旧址,现有瓦房两间。 1947年3月,总政组织部随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9年进驻北京。周恩来旧居就在组织部隔壁。 

图片7.png

王家坪旧址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位于军委礼堂西侧军委参谋部后院,有3个朝南的石窑洞,右起第一孔是办公室,第二孔是会客室,第三孔是寝室。右侧三孔窑洞曾住过黄华等工作人员。1941年春到1945年8月,朱德住在这里。

图片8.png

王家坪叶剑英旧居

叶剑英旧居位于参谋部院后的山腰上,有一栋三间飞檐式平房。1943年叶剑英迁居于此,1947年3月撤出延安。 

图片9.png

王家坪彭德怀旧居

彭德怀旧居位于参谋部前院,有3孔石窑洞。1947年二三月间,彭德怀住在这里,指挥保卫延安的战斗。彭德怀旧居东侧有一间平房,是军委资料室,另外几间是军委会议室。军委首长经常在此召开会议。

 

图片10.png

王稼祥旧居

    王稼祥旧居在军委礼堂后边的山腰上,是两孔面向西南的石窑洞。

图片11.png

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毛泽东旧居前的那棵柳树旁,陈列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毛泽东与长子毛岸英的合影,拍摄于1946年春,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毛岸英唯一的一张合影。照片中的毛泽东,慈祥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深邃的目光饱含浓浓深情。站在父亲旁边的毛岸英,兴奋中含有几分拘谨,幸福中显出一丝羞涩。几十年来,一批批客人在这幅照片前驻足凝视,在这张石桌前流连忘返,体味着凝结在这幅照片中的父子深情。

那是1946年1月8日下午,当分别了多年的毛岸英突然出现在父亲面前时,毛泽东仔细打量着儿子,慈祥地笑了。

毛岸英向父亲汇报了自己在莫斯科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谈话间,有人提出给毛泽东父子照张相,毛泽东点头同意了。于是,历史的瞬间定格在镜头里,为后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分别了多年的父子,刚刚团聚不久又挥手告别。在农村这所大学里,毛岸英拜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为师,虚心向他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并坚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挖地时,双手打满血泡,他用毛巾一包咬着牙继续干。由于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很快就学会很多农活,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思想,增加了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毛岸英背着自己亲手种的金黄金黄的小米回到延安,这小米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当这份满意的“答卷”交到父亲手里时,毛泽东望着儿子黑里透红的脸和布满厚茧的双手,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

图片12.png

   冼星海与爱人钱韵玲在延安

冼星海曾侨居新加坡、法国。1938年11月到达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创作有大量音乐作品,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大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1940年11月因公赴莫斯科,1945年病逝于苏联,年仅40岁。

图片13.png

我们参观王家坪革命旧址时,此时院子里正有陕北男女安塞腰鼓表演,舞台上“文腰鼓”与“武腰鼓”结合,既轻松活泼、潇洒自如,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又则欢快激越、粗犷奔放,并有幅度较大的跳跃和旋转动作,给人们以英武、亢奋的感觉,使我们沉浸在三秦大地的的民俗风情里。可惜表演时间过短,刚看至兴头上,便戛然而止,使人意犹未尽。

王家坪旧址是延安革命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址陈列和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阶段的许多具有见证价值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进程,并且展示了人民军队在全国解放战争初期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硝烟散去,精神永存,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那时候的故事。

(据河东区老促会供稿2024.4.02

 

 


Copyright©2015-2022 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18320号-1